參考消息網10月1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中國決策高層8月在北戴河會議上一致接受經濟增長低於7.5%目標的現實,甚至明年可能進一步下調增長目標,這意味著北京下半年應該不會推出重大刺激經濟措施,貨幣政策也將遵循“定向寬鬆”基調。北京為深化改革政策引發應否“穩增長”的爭議定調,彰顯出習李推動改革不回頭的意志力,雖影響市場短期信心,但對大陸經濟無疑是利大於弊。
  據臺灣《經濟日報》9月29日報道,習李執政後銳意推動經濟改革,去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更確立“全面深化改革”政策路線,習李秉持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經濟短痛換取長利,短期容忍GDP增長率下滑,透過改革紅利,引導大陸經濟健康發展。
  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29日報道,中國經濟隨著樓市的蕭條而顯得不景氣。然而中國領導層卻並不急於刺激經濟,而是希望在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優先實現結構改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為,過去那種每年兩位數的經濟高速增長已經沒有必要,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常態”。今年,儘管經濟遭遇了“冷夏”,但中國領導層未必會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
  報道稱,“新常態的中國經濟”,中國領導層最近頻繁使用這一表述,帶頭者正是習近平。今年5月,他在地方視察時首次使用這一表述,今年夏天國家媒體反覆對“新常態”進行瞭解讀。
  關於“新常態”的簡單解釋就是,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中國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的高速增長,比起“量”來更應追求“質”。中國政府政策運營的基調是,轉變經濟結構,維持經濟7%水平的穩定增長,解決製造業設備過剩,培育新興產業。
  沒有改革,中國經濟就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全世界都在關註習近平領導層的下一步棋。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9月28日刊文稱,有關中國經濟崩潰在即的預言始終不斷。但是一年又一年,這個國家總是讓唱空者落空,而繼續著其比大多數預測更為迅速的非凡經濟發展。過去,GDP的總體增長率通常成為政府官員的重中之重,但是在中國經濟遭遇自全球經濟危機以來最嚴峻挑戰的一年中,這種舊的格局似乎正在改變。
  值得註意的是,經濟增長放緩非但不是許多人曾預言的那種毫無秩序的“硬著陸”,反而似乎正以一種總體受到控制和管理的方式展開。事實上,中國的就業和收入繼續快速增長。高級官員似乎顯得相對平靜,始終對於要求啟動任何大規模一攬子經濟支持計劃的市場壓力不予理睬。
  相反,政府似乎通過強行推進實質性經濟改革的努力勇敢地挫敗了廣泛的既得利益者陣營。在許多方面,政府管理質量的大幅提高是顯而易見的,從涉及整個金融體制的重大改革,到微觀層面執行如地方電廠的廢氣排放控制等,莫不如此。
  微信搜索關註公眾號“參考消息”(ID:ckxxwx),外國媒體每日報道精選,隨時隨地想看就看,還有會員福利等著您哦。
  【延伸閱讀】匯豐9月PMI與上月持平 美媒:中國經濟面臨壓力
  參考消息網10月1日報道 美媒稱,由於從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費量到固定資產投資的近期一系列經濟數據都進一步走軟,中國經濟始終面臨不確定性。中國經濟繼在第二季度微幅反彈之後,在第三季度仍步履維艱。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30日發表題為《中國製造業增速持穩》的報道稱,一項備受關註的指標顯示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增長遲緩,表明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仍面臨下行壓力。
  由於從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費量到固定資產投資的近期一系列經濟數據都進一步走軟,中國經濟始終面臨不確定性。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些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繼在第二季度微幅反彈之後,在第三季度仍步履維艱。而中國政府並未動用大規模刺激措施來促進經濟增長。
  匯豐銀行和馬基特市場調查公司周二公佈,匯豐中國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0.2,與8月持平,略低於上周公佈的預覽值50.5。
  該指數低於50表明製造業活動較上月萎縮,高於50表明製造業活動擴張。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9月數據表明中國製造業活動繼續緩慢擴張,匯豐認為中國經濟仍面臨下行風險,貨幣及財政政策需要進一步寬鬆。
  屈宏斌表示,產出和新訂單指數的終值都有所下調,而新出口訂單指數則升至2010年3月以來最高值,得益於海外需求增強。
  聯昌國際經濟學家張帆稱,匯豐PMI數據顯示出,9月中國的增長勢頭依然疲軟,這將拖累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他表示,出口仍是PMI數據中的主要亮點,有助彌補內需不振的影響。
  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為7.4%,第二季度略升至7.5%,但低於去年7.7%的增速。中國將於10月21日公佈第三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
  張帆說,北京需要在貨幣和財政政策方面都推出更多定向寬鬆措施,以防止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
  經濟學家一直擔心中國今年可能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首次無法實現7.5%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但決策者公開表示,不存在再次推出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那樣的大規模刺激計劃的可能性。當時的刺激計劃幫助中國安全度過了全球低迷時期,但留下了壞賬的後遺症,並導致很多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問題。
  中國領導人表示,可以接受比目標高一點或低一點的經濟增速,只要能創造足夠多的就業崗位。不過,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可能最終危及創造就業崗位的目標。
  匯豐表示,9月企業繼續以溫和速度裁員,儘管新增工作崗位增速上升。中國官方公佈的城鎮失業率多年來一直在4%上下徘徊,但這一指標被普遍認為不可靠。分析人士表示,就業率大幅下滑可能會拉響警報,促使政府採取更大力度的行動。
  中國政府目前為止堅持利用定向寬鬆措施保持經濟按計劃軌道增長。最近的一個舉動是,中國央行9月早些時候向五大國有銀行共註入人民幣5000億元,以降低借貸成本並支持疲弱的經濟增長。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 工人在搬運貨物。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攝
  更多“中國”相關新聞,微信搜索關註公眾號“參考消息”(ID:ckxxwx),外國媒體每日報道精選,隨時隨地想看就看,還有會員福利等著您哦。
  (2014-10-01 07:41:30)
  【延伸閱讀】路透:中國經濟轉型令西方零售商不安
  參考消息網9月30日報道 外媒稱,香港利豐集團主席馮國綸表示,中國向西方世界提供廉價消費品的角色將在未來幾年終止,因國內消費和工人工資增加,帶動通脹上升,並令西方市場零售商感到不安。
  據路透社9月29日報道,馮國綸在世界零售大會上稱:“30年來,中國把消費者物價維持在低位,像我們這樣的企業享受到非常高的利潤率。”
  “當中國開始消費,印度緊隨其後時,我預計會出現一輪物價漲勢,利潤率將受到擠壓。”馮國綸表示。
  他補充稱,未來30年,中國和印度可能將增加逾10億消費者,“對於零售業來說,既是機會也是威脅”。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香港銅鑼灣購物區內的市民和游客熙熙攘攘。
  更多“轉型”相關新聞,微信搜索關註公眾號“參考消息”(ID:ckxxwx),外國媒體每日報道精選,隨時隨地想看就看,還有會員福利等著您哦。
  (2014-09-30 15:22:26)
  【延伸閱讀】外媒:中國經濟“新常態”依然令世界羡慕不已
  中新網9月26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發表文章分析中國經濟現狀,文章指出,中國在未來10年潛在增長率或許比1988年至2013年間低得多,但相對於全球標準來說這已經足夠了。如果這就是中國的“新常態”,那麼依然會是個令全世界羡慕不已的狀況。
  文章摘編如下: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後,中國經濟終於啟動了結構再平衡進程,增長率也從2008年以前的超過10%,下降到如今的約7.5%。這是否就是中國的“新常態”,還是這個國家預期在未來十年內,會出現更低的增長?
  再平衡幫助改善收入分配狀況
  中國經濟在出口部門方面的再平衡顯而易見。出口增長從2001年至2008年間的年均29%下降到低於10%,使得國外需求作為增長引擎的作用,不再如此重要。
  此外,製造業就業和產出占總體的比重,在去年開始下降。在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占據了總體經濟增長的超過一半。因此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從2007年占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0%的頂峰迅速下跌,到如今大概2%的情況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這一再平衡幫助改善了中國的收入分配狀況。事實上,近年來勞動工資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有所上升,這也直接反映出製造業的收縮和服務業的擴大。
  推動這一轉變的是兩大基本因素。其一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需求下降,迫使中國提前開始調整自身增長模式。其二則是中國人口結構的不斷轉變。處於16歲至65歲之間的勞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逐年下降。
  所有這些都體現出中國更低的增長率,雖然可能不會低到6%至7%。事實上,依靠中國過去的增長數據去預測未來的經濟表現,顯然站不住腳,不僅僅是因為勞動人口方面的重大轉換,還必須認識到中國在2008年之前的發展速度和規模,都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經濟“新常態”依然令世界羡慕不已
  事實上,中國國民的教育水平正不斷提升,這種人力資本的提升,將在一定程度上補償勞動力的凈流失。
  還有另一個趨勢在進一步推動中國的繁榮。雖然投資占GDP的比重不斷降低,但可能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降到低於40%,按照國際標準來說,這一比率依然較高。同時資本存量也會維持較高的增長率。
  加之人力資本迅速增加和研究投資的不斷增長,中國的創新能力正在穩步提升。明年中國的研究支出或將相當於GDP的2.2%,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
  基於這些趨勢,並假設一個持續的勞動參與率,中國在未來10年的潛在增長率,將在6.9%至7.6%之間波動,平均為7.27%。這個數字或許比1988年至2013年間的低得多,但相對於全球標準來說這已經足夠了。如果這就是中國的“新常態”,那麼依然會是個令全世界羡慕不已的狀況。(姚洋)
  (2014-09-26 14:14:08)
  【延伸閱讀】中國經濟暫時不會出現硬著陸美股行情中心:獨家提供全美股行業板塊、盤前盤後、ETF、權證實時行情
  Fulcrum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 加文•戴維斯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中國經濟再平衡一直是2014年全球經濟活動的主要下行風險,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或許也將如此。8月是2008-09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中國工業產值數據最差的一個月,隨後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表態稱不會“因為單個經濟指標變化”而做大的政策調整。
  這呼應了中國總理李克強不久前在夏季達沃斯(Davos)論壇上的講話,李克強的講話表明中國政府對政策力度總體滿意。他承諾稱,“開弓沒有回頭箭”。
  一方面經濟增長放緩,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似乎不可動搖地走在預先定好的道路上,兩者之間可能發生衝突,這正是市場所不願聽到的消息。許多西方投資者長期以來一直在預測中國將發生硬著陸,他們很容易相信,硬著陸終於就要到來。但近期數據並未顯示這一點。
  已公佈的所有8月經濟活動數據確實較疲弱。除了工業產值數據——通常是揭示總體經濟活動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狀況的最可靠單一指標——貨幣供應增速在放緩,用電量也出現大幅下滑。看淡中國的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分析師姚偉,對上述數據做瞭如下總結:
  “影子銀行系統繼續去杠桿,信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都連續第2個月大幅減少。信托貸款縮水對房地產開發商尤其危險,並因此對住宅投資構成危險——銀行承兌匯票融資的萎縮可能影響了大宗商品融資,並導致大宗商品進口疲軟。”
  房地產行業目前無疑正經歷一場劇烈調整,大宗商品進口需求疲弱正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和通脹壓力造成影響。在很大程度上,當前房地產行業調整是政策引導型的,但當該行業今年2月呈現完全失控跡象時,導致了貨幣政策的顯著放鬆。
  這明顯沒有被視為一次重大策略調整,它不過是一次中段微調。但這表明,中國當局已決定實施一次長期、持久的經濟再平衡,而不是更快的調整,否則將把2014年全年GDP增速拉到李克強提出的7.5%目標以下。
  現在看來,中國政府的策略仍沒有變化。近期多次表態中所說的“策略不變”表明,中國政府決心繼續推進去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勾勒出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改革步伐必須與官方增長目標相吻合。
  即便考慮到近期走弱的數據,2014年GDP增長目標看來仍可實現。匯豐(HSBC)發佈的9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值,並未證實先前有關中國經濟即將跌落懸崖的擔憂。另外,觀測中國經濟增長的Fulcrum“現測”(nowcasting)因子模型也傳出了相同的信息。該模型由我的同事胡安-安托林-迪亞茲(Juan Antolin Diaz)和伊萬-彼得雷拉(Ivan Petrella)建立,把所有可用數據整合為一項揭示中國經濟活動的單一指標。此模型在實時追蹤中國經濟活動中的大、小拐點上一直很成功:
  請註意,這項經濟活動指標揭示的經濟增長率,從2月的約7%上升到年中約9%的頂點,但目前又跌至近8%。該模型生成的預測值(具有統計意義而非經濟學意義)預測,到今年底該指標將進一步跌至約7%,明年會繼續跌至約6.5%——6.5%是該模型對中國經濟長期基礎增長率的最新解讀。
  該模型也生成各個季度的GDP數據預測值,使我們得以不斷追蹤這些隨時間而變化的預測值:
  請註意:該模型顯示,2014年3季度中國GDP環比年化增速為約8.7%,略低於本季度早些時候的最高預測值。該模型還估計,2014年4季度年化增速將為約8%,慢於3季度GDP增速預測值。然而,如果我們把這些季度年化增長率折算為全年GDP增速預測值,它將非常接近中國總理李克強提出的7.5%目標。
  隨著房地產行業發生調整,中國政策制定者已實施了大量微調以確保增長達到目標。他們也很有可能最終失去對局面的控制,並遭受比目前預想“硬”得多的著陸。但這一局面似乎尚未到來。
  (來源:FT中文網 譯者/邢嵬)
  (2014-09-25 07:30:04)  (原標題:境外媒體:中國經濟“新常態”提質增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c61rcpm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